5月11日,探访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梨树模式”示范区,“梨树模式”研发的专用秸杆覆盖条耕机在万亩示范区现场作业。“梨树模式”是由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开发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最早在吉林省梨树县建立研究基地并推广示范而得名,为因地制宜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5月11日,探访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梨树模式”示范区,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示范区基地一处对比研究区域内,雇请当地农民以传统骡子拉犁方式在实验用地上作业。“梨树模式”是由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开发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最早在吉林省梨树县建立研究基地并推广示范而得名,为因地制宜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5月11日,探访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梨树模式”示范区,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张旭东研究员作为“梨树模式”创建者,在示范区基地介绍黑土地地下分层情况。“梨树模式”是由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开发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最早在吉林省梨树县建立研究基地并推广示范而得名,为因地制宜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5月11日,探访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梨树模式”示范区,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敖曼博士在示范区展示介绍玉米育种新技术。“梨树模式”是由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开发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最早在吉林省梨树县建立研究基地并推广示范而得名,为因地制宜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5月11日,探访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梨树模式”示范区,“梨树模式”研发的免耕播种机在万亩示范区现场作业。“梨树模式”是由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开发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最早在吉林省梨树县建立研究基地并推广示范而得名,为因地制宜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