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缘书舍内书架、桌椅边缘呈弧形设计(4月22日摄)。
在北京市东城区,有一家以无障碍标准建设的书店——“善缘书舍”。书店面积三百多平方米,整体和细节设计都考虑了残障人士的需求:书架高度分为多个层次,方便轮椅上的读者轻松取书;书架、桌椅边缘呈弧形,基于“逢棱必圆、逢角必圆、逢坎必平”的无障碍设计理念,避免残障人士、老年人和孩童不小心磕碰受伤;书桌、柜台确保容膝宽松,方便轮椅出入、摆放。
除了这些无障碍的硬件设计外,善缘书舍专门设置了包括张海迪专区、史铁生专区、海伦·凯勒专区、生命勇士专区等残疾人作家作品专区,并在“无障碍专区”放置了大量盲文书籍,及备有300多部由中国传媒大学捐献、供盲人欣赏的“有声电影”。
无障碍的善缘书舍吸引了不少残障人士光临。27岁的成骨不全症患者刘大铭说,“这是一个有爱的、给人希望的地方。它为身体有缺陷和没有缺陷的人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和心灵寄托。”
“我们书店的宗旨是‘聚大爱,除小碍’”,善缘书舍总编辑刘爱成说,“希望书店成为残障人士的精神加油站,也希望任何人都能在这里有愉快的精神体验。”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读者在善缘书舍内翻阅图书(4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残障作家骆燕坐着轮椅在善缘书舍柜台处,柜台下方的空间设计方便轮椅摆放(4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残障作家骆燕坐着轮椅在善缘书舍内翻阅图书(4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残障人士刘士杰(左二)在善缘书舍内朗读诗歌(4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善缘书舍内设置的残疾人作家作品专区(4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善缘书舍内,一位身体健全的读者在触摸感受盲文书籍(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读者在善缘书舍内阅读交流(4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刘大铭在善缘书舍开业时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3月18日摄)。刘大铭自幼罹患成骨不全症,只能蜷缩在轮椅上。在11次手术之后他生存下来,并赴英国攻读心理学。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命运之上》一书。
新华社发
27岁的刘大铭坐着轮椅在善缘书舍内选取书籍(4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