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外景(2014年5月4日摄)。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抗争,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种下这棵泡桐幼苗,也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50余年间,焦桐默默守护着兰考,曾经的逃荒者变成了树下纳凉休闲的民众,几度泛滥的黄河水患,已成为滋润兰考的清澈水源。
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游客在兰考县“焦桐”纪念地参观(2011年11月7日摄)。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抗争,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种下这棵泡桐幼苗,也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50余年间,焦桐默默守护着兰考,曾经的逃荒者变成了树下纳凉休闲的民众,几度泛滥的黄河水患,已成为滋润兰考的清澈水源。
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自1971年起,河南兰考农民魏善民照顾了“焦桐”足足50年(资料照片)。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抗争,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种下这棵泡桐幼苗,也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50余年间,焦桐默默守护着兰考,曾经的逃荒者变成了树下纳凉休闲的民众,几度泛滥的黄河水患,已成为滋润兰考的清澈水源。
新华社发
焦裕禄在泡桐前的留影(资料照片)。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抗争,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种下这棵泡桐幼苗,也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50余年间,焦桐默默守护着兰考,曾经的逃荒者变成了树下纳凉休闲的民众,几度泛滥的黄河水患,已成为滋润兰考的清澈水源。
新华社发(刘俊生摄)
跨越半个多世纪,焦裕禄当年种下的“焦桐”依然枝繁叶茂(资料照片)。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抗争,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种下这棵泡桐幼苗,也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50余年间,焦桐默默守护着兰考,曾经的逃荒者变成了树下纳凉休闲的民众,几度泛滥的黄河水患,已成为滋润兰考的清澈水源。
新华社发
3月2日,焦裕禄纪念园干部张继焦(右一)在兰考县展览馆为参观者讲述焦裕禄的故事。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抗争,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种下这棵泡桐幼苗,也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50余年间,焦桐默默守护着兰考,曾经的逃荒者变成了树下纳凉休闲的民众,几度泛滥的黄河水患,已成为滋润兰考的清澈水源。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3月2日,参观者在兰考县展览馆参观。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抗争,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种下这棵泡桐幼苗,也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50余年间,焦桐默默守护着兰考,曾经的逃荒者变成了树下纳凉休闲的民众,几度泛滥的黄河水患,已成为滋润兰考的清澈水源。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3月2日,参观者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抗争,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种下这棵泡桐幼苗,也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50余年间,焦桐默默守护着兰考,曾经的逃荒者变成了树下纳凉休闲的民众,几度泛滥的黄河水患,已成为滋润兰考的清澈水源。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3月2日,参观者在兰考县展览馆内参观。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抗争,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种下这棵泡桐幼苗,也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
50余年间,焦桐默默守护着兰考,曾经的逃荒者变成了树下纳凉休闲的民众,几度泛滥的黄河水患,已成为滋润兰考的清澈水源。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