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北京市朝阳区拍摄的通惠河河段(12月15日摄)。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河流、河道、渠道、水库等水系周边环境的修复和建设力度,采用遥感手段对有水河段长度及有水水面面积开展大尺度、高精度识别监测,为构建北京市生态用水补偿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截至2019年底,被监测的30个水体73%处于健康等级。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这是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拍摄的永定河河段(9月11日摄)。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河流、河道、渠道、水库等水系周边环境的修复和建设力度,采用遥感手段对有水河段长度及有水水面面积开展大尺度、高精度识别监测,为构建北京市生态用水补偿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截至2019年底,被监测的30个水体73%处于健康等级。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野鸭在北京市延庆区野鸭湖湿地内栖息(10月5日摄)。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河流、河道、渠道、水库等水系周边环境的修复和建设力度,采用遥感手段对有水河段长度及有水水面面积开展大尺度、高精度识别监测,为构建北京市生态用水补偿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截至2019年底,被监测的30个水体73%处于健康等级。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市民在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境内的白河河段漂流(10月4日摄)。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河流、河道、渠道、水库等水系周边环境的修复和建设力度,采用遥感手段对有水河段长度及有水水面面积开展大尺度、高精度识别监测,为构建北京市生态用水补偿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截至2019年底,被监测的30个水体73%处于健康等级。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