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2021湖北“护苗·绿书签”公益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示
荆楚网第一视角带你逛斗鱼嘉年华
三峡纤夫再现秭归新滩
第45届武汉渡江节抢渡赛男女冠军出炉 去年女子冠军牛潇潇再次夺冠
12岁"屈原后人"能背800首诗词 文武双全
《最好的我们》拍出“最好的武汉”
1/3
无人机拍摄的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渔船拆解现场。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新华社武汉1月1日电 题:中国近28万渔民逐步退捕上岸以保护长江生态 新华社记者王贤 乐文婉 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长江捕捞村阴雨绵绵,起重机、挖掘机、切割工具发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57岁的渔民夏明星看着他祖祖辈辈谋生的家伙什——一艘10多米长的铁制渔船被拆解,久久不愿离去,眼里不自觉地泛起了泪花。 夏明星所在的长江捕捞村渔民作业场所,就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中国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约11万条渔船、28万渔民将逐步告别“水上漂”的生活,退捕上岸谋求新生。 长江捕捞村有56户专业渔民,这次全部退捕上岸,渔船被拆解,政府给予渔民6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补偿。村民理事会负责人周良告诉记者,45岁以下的村民大都已外出打工,或在附近工厂工作,像夏明星这样50岁以上的渔民多以打零工度日。 同镇的洪湖渔民徐保安2017年退捕上岸,现在和妻子在离家不远处上班。“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小孩和老人,我俩每月还有8000多元工资,这样的日子我知足了。”徐保安说,“刚开始也会有不适应,但禁捕是为了保护长江生态,为了子孙后代,我们总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只要不好吃懒做,岸上的生活一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