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图片频道 > 图片荆楚视野

占地5000平方米 中国首座磷矿博物馆竟然藏在小山村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6日20:58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张双双)磷是什么?它是卫生生活的清洁剂、美食美味的营养剂、农业增收的添加剂、生命之水的处理剂……磷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及食品、医药等领域。11月2日,记者走进中国磷矿博物馆,主体馆内磷矿石标本形态各异、棱角分明,图文并茂展示磷矿石形成、开采和加工转化的基本知识,附属馆为磷矿矿区采矿现场和采矿遗迹,真实再现采矿人的艰辛。

中国磷矿博物馆地处鄂西北大山深处,坐落于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是中国第一座磷矿博物馆,主要从事磷矿石、磷化工产品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主体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收集了亚洲、非洲、中东、北美、南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磷矿石标本,矿石标本最高含磷量达34%;附属馆为尧治河磷矿矿区的采矿现场和采矿遗迹,占地面积为9.8平方公里。

“中国磷矿博物馆既是中国地质文化建设的新地标,又是尧治河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地图。”讲解员李玉清介绍,尧治河村曾是全县极贫村,自1988年开矿以来,经30多年的发展,尧治河村现持有磷矿采矿权许可证的7家企业资源储量达3亿多吨,村所属矿山磷矿资源远景储量近15亿吨,年开采能力在500万吨以上,磷化工业年产值达20多亿元。

“从磷矿起步,靠磷矿致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尧治河村积极进行转型创新。”尧治河村党委委员吕泳和告诉记者,近年来尧治河陆续关停15个露天开采矿点、8家矿粉厂,投入5亿多元进行矿区修复,建设景点及配套设施,发展生态旅游业,将昔日矿区打造为4A级景区。“磷矿博物馆就是在废旧矿区上,利用矿渣填平沟壑,夷为平地后才建成的。”

据吕泳和介绍,尧治河目前已建成尧帝神峡、老龙宫、农耕文化博物馆、国家矿山公园等景观,打造出尧治河、野人洞、野人谷3个国家4A景区,成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十大最美休闲乡村、国家绿色矿山。截至10月底,尧治河景区接待游客近18万人次,较2018年增加了5万余人。旅游等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尧治河村生产总值的40%,旅游年收入达到2亿多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超5.5万元。

当天,尧治河首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尧治河地质公园举行,近千名游客前来感受尧治河民俗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